5月17日,许荣茂旗下的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世茂房地产,0813.HK)以11.5亿元人民币竞得福州茶亭二期地皮。 与此对应的消息是,5月15日,香港传出世茂房地产正在积极与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接触,欲筹措一笔2亿美元的3年期的银团贷款;更早前的5月8日,世茂房地产通过摩根士丹利配售约3.06亿股,集资达38.56亿元人民币。 显然,身为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许荣茂对导演世茂房地产资本运作连环招乐此不疲。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世茂集团旗下的世茂国际(0649.HK)与世茂股份(600823.SH)则显得门庭冷清,前者更是面临私有化退市的命运。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许荣茂做强世茂房地产也在为日后世茂国际果真退市之后,寻找一个更强大的归宿。 资本连环招 到记者截稿前,关于世茂房地产与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合作的2亿美元银团贷款的资金流向目前并无可靠消息。当记者致电世茂集团时,对方称:“公司届时会有公告出来,在此之前不发表意见。” 这是世茂房地产自上市以来首次尝试银团贷款融资。与之合作的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是首家在中国设立战略总部的日本银行,于2006年12月初在上海设立了其中国战略总部。 事实上,从早前配股过后,世茂房地产执行董事许世坛的谈话中就可见一斑。许世坛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公司将在内地5个城市,包括天津、北京、长沙、福州和杭州收购土地,每幅地块最少10万平方米。” 而以上城市的土地成本都属于价格不菲的“旺地”,因此,猜测这次融资依然与买地有莫大关联似乎已有了佐证。此前,世茂刚刚通过配股融得将近4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当时公告显示:“所得资金将用于开发集团现有项目及新增项目,并用作日后新投资及收购。” 就在许世坛一番豪言壮语过后,融来的钱就有了花钱的去向。5月16日,世茂就通过竞价在福州拿到了茶亭二期的地皮。据悉,许荣茂有意将该地块打造成一幢高250米之五星级酒店及优质写字楼。该地块占地约5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事实上,世茂房地产自2006年7月在香港上市以来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上市之初就通过IPO筹资近40亿港元。此外,又在同年11月发行了约40亿元人民币的高级票据。 尽管许世坛在多个场合表示,世茂如今的土地储备早已足够支持未来4~5年的发展。但许荣茂的胃口显然并没有得到满足。仅2006年下半年,世茂房地产就在内地二线城市拿下6幅土地,面积约631万平方米。而在今年1、2月,世茂房地产再次于苏州、徐州及杭州收购土地,建筑面积共计352万平方米。 瑞银在其报告中指出,世茂房地产发展项目毛利率超过40%,土地储备的地域较分散,面对政策及周期性风险较低。 退市风波 许荣茂这样频频做大世茂房地产,与其旗下另外一处资产——世茂国际私有化甚有关联。 4月初,市场有消息透露,世茂国际在港停牌涉及到私有化事宜。近年来,世贸国际业务停滞不前,自上市以来交易疏落,被边缘化倾向严重。5月16日,世茂国际副主席许薇薇于股东会后表示,由于集团规模较小,市场上没有太多项目适合集团发展,集资能力也相对较小,因此集团大股东以每股1.05港元提出私有化建议,供小股东考虑,目前正在处理有关程序。 “世茂国际圈定的业务范围为俄罗斯和中东。受俄罗斯‘禁商令’的影响,世茂国际波罗的海明珠项目早被搁置。”中金地产分析师白宏炜表示。尽管世贸股份的发展同样存在边缘化倾向,但程度要轻了很多。“世茂股份还有一些小项目可以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世茂国际退市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装到世茂房地产中。“许荣茂专心做大世茂房地产同时也是为了保持一个更好的平台。”该人士表示,由于拥有A股上市的世茂股份和登陆H股的世茂房地产,许荣茂的地产业务发展模式是A股和H股两边通吃。 目前,世茂集团进行中规模较大的项目,大多由世茂房地产来运作。其中,武汉的世茂锦江项目刚刚与摩根士丹利进行了项目上的合作,后者以直接投资方式,出资10亿元人民币,收购股权为29.99%的股份。 事实上,世茂的频繁融资、买地与时下多家地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动向不谋而合。上周世茂房地产与绿城中国(3900.HK)分别通过配售融得巨资之外,本周港股地产商的大规模的融资买地行动依旧方兴未艾:新世界发展(0017.HK)在港停牌,市场分析涉及发行可转换债券事宜;此外,刘銮雄旗下的华人置业(0127.HK)也于5月15日宣布,私有化失败,后期可能实行供股集资。据悉,主要股东索价与集团的定价相差3~4港元,最终导致了此次私有化“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