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实施至今,楼市观望情绪依然浓郁
在目前楼市一片观望、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开发商到底在想什么?究竟又是怎样的人还在坚定不移地支撑着北京楼市?近期,记者兵分几路,选取多个样本进行了一次心理调查。
开发商看好大势苦坚持
也许是天气太过炎热的关系,也许是受市场政策的影响,目前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还是比较浓;而开发商也在销售的重压中备受煎熬。
记者走访了部分楼盘,发现较以往楼盘销售火爆的时期相比,绝大多数售楼处都显得有些冷清,销售人员的数量明显多于看房人。记者在一家售楼处待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只见一对夫妇前来咨询相关的楼盘信息。
虽然表面上不承认,但实际成交量的下降让开发商大伤脑筋。南三环、南四环之间有一个项目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年初开盘时,项目销售得非常好,由于起步价较低,为了逐步拉升价格,他们并未整体放量。“原本想压一压,多卖点,谁知提价不久正好赶上调控,结果玩砸了。”其实,这并不是个案,很多项目都被自己的营销策略害得进退两难———一边是购房人不买账,另一边是已经升上去的价格很难降下来。
尽管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开发商都在叫苦,但他们对于京城楼市的发展还是普遍看好的。综合他们的看法就是,由于首都的特殊地位,楼市需求还是非常旺盛,随着交通的改善、服务业在提升,从长期看还是有发展潜力的。随着政策形势逐渐明朗,楼市的冰封已经开始松动。
购房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开发商在购房人的观望情绪中度日如年,持币的购房人看着京城楼市坚挺的价格,也是心慌意乱。即便是嘴里说不买,多数购房人还是时刻关注着房价的细微变动,一旦有性价比好的楼盘推出,还是出手者众多。
小王是工作不久的大学生,购房目的是为结婚,价格是他考虑的首要因素,代表大部分购买首套住宅的自住型买家。与以小王为代表的年轻人不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人出于房屋更新换代的需要,成为支撑楼市需求的另一大支柱。
记者在天鸿美域售楼处采访了一位前来看房的李女士。她说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家中面积显得有点局促,因此想升级换代。对于是否现在就立即购房,李女士则表示本来打算年初就买房的,因为大家都喊跌,所以一直犹豫没买。可是等了大半年了房价还是老样子,有的还涨了一点。所以她打算看准了适合的房子就买下来。
统计显示景气指数降低
也许年初,开发商还信誓旦旦的声称房价要涨,但时隔半年,他们的自信已经遭到了无情的打击。第一季度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还在保持上涨,但二季度该指数就下滑了8个点,这对于房地产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小变化。
此外,6月1日至15日,国家统计局对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277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七部委出台的房地产新政和国务院稳定住房价格的“八项措施”作出反馈。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措施之后,1353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判断今后商品房销售价格不会继续上涨,所占比重为48.7%。972个企业认为房价将会继续上涨,所占比重为35%,其中9成企业认为涨幅不会超过10%。
而与此相呼应,目前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反而是购房者。国家统计局同期公布的另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对35个大中城市的2132户家庭的调查中,有将近70%的购房家庭认为房价将上涨。
对此国家统计局相关专家表示,房地产新政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房价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和空间都不大。这种稳步变化的预期可能会减轻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