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不能控制住房价涨幅,业界人士认为,上海市房地局可能将会继续采取更为严厉的财税政策。据传,最高可能要征收20%~60%的所得税以及4%的附加税。后续会不会出台一系列房贷的政策将取决于此次调整产生的效果。
3月6日,周日,上午。正值“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之际,上海市财政局、地税局突然发布《关于当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调整上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购房贴息。同时还抛出——“重磅炸弹”,对居住不满一年出售的二手房征收5%的营业税。此政策在发布的第二天正式实施,整个房地产业界为之震动。
在此之前的3月3日,上海房地局宣布对“网上备案房源撤销排行榜”前三名的楼盘进行不封盘调查,其中世茂滨江花园、凯欣豪园、虹口欣逸家园等著名楼盘均处其列。
对此,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李海林评价道:“两项与房产相关的财税政策的调整,从而使上海出现的‘一房难求’的局面能够得到有效调控。”美联物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宋磊经理对记者说:“上海政府是下定决心要调控房价了。”
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杭州市二手房交易曾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由于该政策实施后房价非但没跌,反而上涨更快,使得这一政策不得不在九个月后停止执行。那么上海此次推出的征税方案前景又如何呢?
“温柔”的政策
3月6日《意见》的主要精神是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原则。在放宽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贴息政策的同时,调整了财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如下:对个人出售普通住房有关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市地税局自2005年3月7日起,个人购买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普通住房,居住不满一年出售的,销售时按销售价减去购入原价后的差额依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并按规定征收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和河道整治费(三项累计约为差额的0.55%);购买后居住满一年的,出售时免征营业税及附加。
很显然,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打击炒房。这是继去年期房限转之后,上海又一打击炒房的重要政策。对此,高力国际华东区常务董事翁琳说:“上海房价不断攀升,政府试图通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平抑短期投机行为,以期满足更大部分居民的购房需求。居住满一年的时间节点明确表达出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想法,限制的将仅仅是依靠短期投机行为获利的人群。”
由于5.55%的税率并不高,所以,市场也认为,相对于杭州征收高达20%的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上海的这一政策,是比较温柔的政策。
凯迪欣九联集团投资营销副总张义鸿就认为:“这个政策,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警世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2004年,上海二手房交易面积已经超过新房交易面积,二手房交易在上海市场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2005年伊始,上海市就针对二手房市场出台了数项重要政策:存量房网上服务体系建立(二手房开始交易网上公示);网上备案又出新规(解除合同必须到登记机构注销)等。
除了刚刚征收的5.5%的营业税之外,坊间还流传着契税上调,征收物业税,以及银行瘦身贷款,提高老公房的贷款门槛等说法。对此,信义不动产研究中心李振宇评价:“这不仅仅意味着政府正以极高的频率牵扯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策都直接面向消费者,这是史无前例的。”
不会重蹈杭州覆辙
2004年1月1日,杭州正式征收二手房交易20%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了9个月后,房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更快。应由上家支付的20%所得税,反而被转嫁给了下家。事与愿违,这一政策最后不得不停止执行。
李海林说:“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目前中高档房占供应量的60%,而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在二线城市,中高档房供应比例应该是30%。上海中高档住宅比例明显过高。”而近期的炒房族,热钱主要炒得是中高档房,所以使得楼市连锁反应,房价飞涨。
上海楼市这些特点和杭州类似,这一政策会不会像当年杭州一样,最后事与愿违呢?翁琳认为:“房地产的地域性特征非常强,不能做简单的比较。”李振宇也认为:不必担心上海的‘增值税’政策会步杭州后尘,间接地抬高房价。因为受该项政策制约的仅是购买未满一年的房屋,对拥有巨大保有量的上海存量房市场而言,少量的投机房产尚不能达到冲击整个市场格局的地步。
张义鸿说:“如果这一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不能控制住房价涨幅,据我所知,房地局将会继续采取更为严厉的财税政策。” 据传,最高可能要征收20%~60%的所得税以及4%的附加税。至于后续会不会出台一系列房贷的政策将取决于此次调整产生的效果。(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