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自上周公布的番禺区销售数据公布后,马上有发展商致电称:番禺楼盘的销售数据与广州的统计口径和出处不一样,所以,番禺楼盘进入广州十强的意义不大,言下之意是所谓的广州十强的信息不一定可靠,有可能误导消费者。
还没待记者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南方都市报关于番禺某开发商从内部"炮轰"充斥着楼市的年度销售泡沫数据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报道,广州楼市中通过媒体虚报销售数据已成为多年来的潜规则,许多数据都"注水"较大,更有甚者虚假成分达数倍以上。虚假数据的横行带来的是真实销售数据的隐退。具体表现为:一到节假日销售,一些开发商的策划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千方百计打探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然后再确定自家的数据;黄金周过后,不少开发商的做法是,把前几个月的销售数据全加起来算进黄金周的销售数据里,这样就显得销售特别良好;一旦要对外公布销售数据的时候,如果某盘"吹气球"过大,另一盘也不去捅破他,而是一笑而过,吹一个更大的"气球"出来……媒体因此总结出房地产泡沫数据的七宗罪:楼市"浮夸风"盛行、混淆楼市视听、带动发展商不良攀比心理、扰乱楼市"治安"、误导买家、市场竞争格调低下、连带媒体公信力受损。
「番禺楼盘销售数据可信」
番禺的房地产发展商何以会对广州楼盘的虚假数据如此忿忿不平?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假数据的危害:番禺的数据由官方统计发布,而广州楼盘的年终数据则是发展商自报,真数据被假数据淹没了,消费者得不到真实信息,反过来把真数据也疑为假数据,一些消费者往往会根据楼盘的销售量认定其发展商的实力,因此受害的程度会很深。
据了解,番禺的房地产销售数据都是没有任何水份的"干货",是由番禺区房管局严格把关、对已经完成实际成交手续并经过鉴证后发布的实数。这样看,番禺的房地产销售实际其实还是极其"保守"的,那些已经成交但还没有经过鉴证的部分,还没有进入数据,如果把这部分数据加在其中,应该比目前的数据大不小的比例。
番禺国土房管局的做法得到了广大房地产开发商的认可和市民的信任,了解内情的人士都认为,番禺的房地产形态是健康的,环境优美,小区配套相对齐全高档,住宅品质优秀,管理服务到位,加上公布数据实打实,应该是广州楼市的诚信典范。置业者下置业决心,这一方面是很重要的参照系数。
「业界呼吁立法管假数据」
问题以"同业置疑"的形式摆到了世上面前,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到商家的"竞争"、"趋利",但重要的不是找原因,而是业界要求真正启动解决实质问题的程序。
在目前这种有病无医的情况下,业界呼吁:一是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能不能实现监管到位?二是税务部门能不能实施双重(交易过程和年终数据)监督,让吹牛者纳税?三是有没有希望推动行业立法以牵制"楼市数据卫星"势头?
不少置业者都已经关注到,上海、南京房产信息的透明化已经达到每天即时发布,深圳也在每个季度都会发布每个区成交前几名楼盘的成交数据。要解决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各楼盘、各发展商的真实数据就行了,在网络化已经逐步普及的今天,技术条件方面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职能部门下不下决心。摘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