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风·2004新本土居住典范颁奖典礼”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谭庆琏指出:“中国住宅建设大发展至少还要持续20年,我们要继承民族的、优秀的建筑文化传 统并发扬光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这次中国风活动中可以看到,中国楼市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希望这只是起步,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工作,把这件事扎扎实实做好,为复兴中国民族建筑、营造现代中国建筑,做出我们的贡献。”
2004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被“泡沫论”纠缠得疲惫不堪,房地产界从业者也一直郁闷难当。而土地政策、信贷政策有针对性地紧缩,更突出了房地产业所处的压抑氛围。以中式住宅为代表的中国住宅建设的创新和探索,则成为其中的一道亮色。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房地产业亟需找准自身定位,总结2004年及以前的中式住宅的探索实践,是献给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最好的礼物。
今年以来,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再次成为住宅建设理论界和开发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25日举行的“中国风”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就此发表了见解,并与已经实践中式住宅建设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展开讨论。这样的主题还吸引了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画家陈丹青、作家刘恒等业外人士的热情参与。
作为2004新本土居住典范项目,苏州葑湄山庄、成都芙蓉古城等21个项目受到了隆重表彰,这些优秀项目是从全国60余个中式住宅项目中脱颖而出的。同时清华紫光(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大龙、北京厚土投资机构主席林少洲等13位实践中式住宅建设的开发商代表获得“2004年新本土居住推动人物”荣誉称号,山东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作伟、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朱光亚等6位建筑师,以其对中式住宅探索作出的实际贡献荣获“2004新本土居住设计名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