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一直关注的住房公积金调整政策已于近日出台,这是上海住房公积金政策8年来首次作出调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告称,从2月1日起,个人补充公积金贷款金额从先前的最高3万调整到10万元,个人基本公积金贷款金额不变,仍为最高10万元。这样,从下月起,公积金贷款最高将可贷到20万元。 “两年限制”取消 此外,新规定还取消了贷款前住房公积金须累计缴存满两年的限制。只要借款申请人在申请贷款前六个月正常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包括时间和金额),即可取得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 住房公积金存储余额的倍数也将调整。若借款人受基本公积金缴存余额15倍的限制,而贷不足10万元,则计算该条件的余额倍数放宽到20倍,仍贷不足10万元的,按实际计算额度放贷。 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将采用与基本公积金贷款一样的贷款倍数。补充住房贷款额度由补充公积金存储余额的2倍调整为15倍,最高限额由3万元调整为10万元(同上,若借款人补充住房公积金余额的15倍小于10万元,则该条件的余额倍数改用20倍重新计算);调整借款人计算还款能力的工资基数比例,将由40%调整为50%。 新政策附有条件 从沪上各大银行房贷情况来看,由于住房贷款利率调高,岁末年初各银行都迎来了不少提前还贷的人流。然而,购房选择贷款仍然是即将购房的普通市民的必经之途。目前,公积金贷款利率为5年以内3.78%,5年以上4.23%,公积金最长贷款为30年。据测算,补充公积金贷款最高调整到10万元,购房者5年以上贷款利率优惠1.08个百分点,同样1万元10年贷款,商业性住房贷款比公积金贷款多付630元。 不过,享受新政策也有一定条件。只有已缴纳补充公积金的市民,才有权利享受最高20万元贷款;对于已申请公积金贷款而再次购房者,必须将已有公积金贷款全部还清,才能享受最高2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新政策。 中低收入者受益最大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一方面是因为相比较国内的一些其他省市,上海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明显偏低。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虽然近些年公积金贷款的数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占上海总的个人住房贷款的比例却逐年下降。中低收入家庭是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贷借款人的主体,51.77%的主贷人月均工资收入在2000元以下。 公积金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其在个人购房贷款中所占比重的逐年下降,无形中削弱了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扶持力度。因此,增加公积金贷款比重,就是增加政策性贷款比重,将给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带来更大的收益。 来源 东方早报 |